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新乡 > 百姓生活 > 正文

新乡:开通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到2025年上市企业数量10家以上

发布日期:2023/1/30 17:14:53 浏览:315

大厅、移动端、自助端、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线上线下服务渠道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实现标准规范统一、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同源同质。推动“豫事办新乡分厅”移动端智能化升级迭代,实现更多事项“掌上智办”。推行政务服务事项网上“一口申报、智能分派、自动流转、一次办结”的数字服务新模式,实现除涉密等特殊因素外,全部政务服务事项“一次登录、全程网办、统一送达”。到2025年,实现100审批结果信息共享互认,100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全域通办”。二、强化数据共享开发应用全面深化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改革,拓宽数据归集渠道和范围,通过数据普查梳理形成各部门政务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和共享需求“三张清单”。持续丰富以应用为导向的全市统一人口库、法人库、证照库、信用库、空间地理信息库等主题库,打造“数据超市”,为各类场景应用提供全量、干净、标准的数据资源。加大电子证照制发和应用力度,拓展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及应用覆盖面,实现跨地域、跨部门、跨业务互认互信互用,重点推进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发票、电子印章、“刷脸办事”等应用,全面实现涉企证照电子化,政务服务、商业活动等场景普遍推广企业电子亮照亮证,实行线上办理证件“免提报”。到2025年,实现市、县两级清单内电子证照依类型生成率全部达到100。三、提升数字政务监管能力强化“互联网 监管”系统建设应用。完成监管事项和行政执法事项梳理,推进监管事项清单数字化管理,规范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和行政检查实施清单要素,强化审管协同,提升事前事中事后一体化监管能力。大力推行非现场监管,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自动发现违法线索,远程取证固证,积极开展非现场监管和执法工作,进一步提高监管效能,减少监管盲区。推动监管移动端逐步整合到“豫正管”平台,在“豫正管”平台整体架构下开展通用执法和特色执法应用。到2025年,实现“互联网 监管”平台数据主项事项覆盖率100,子项覆盖率中行政检查覆盖率100,建成新乡市“互联网 特色产业智慧监管”平台。四、强化数字政务服务功能打造企业个性化服务链条,建立企业专属电子档案,“一口归集”企业信息,“一站链接”需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推动各类事项申办数据、材料和结果复用,做到一企一档,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完善“放新办”APP功能,从高频政务服务民生事项向全生命周期服务事项拓展,增加本地特色功能模块,不断提升移动端用户体验。推出无人工干预的智慧审批、“无感智办”等新模式,逐步拓展“秒报”“秒批”服务事项范围。推出一批凭营业执照和居民身份证可自助办理的“无人审批”事项,推动实现除涉密之外的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实行“不见面审批”。推广“免申即享”新服务,搭建新乡市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一码惠企”平台),为企业精准推送政策及解读,实现政策找人、精准兑现、直达快享。到2025年,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放新办”可办率达到90以上。第三节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一、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的通知》要求,完善新乡市政务服务事项动态管理办法,将依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和与企业、群众密切相关的高频公共服务事项,纳入清单管理,实现“一张清单统审批”。在“三级三十二同”基础上推动更多事项要素全市统一,更好支撑同一事项全市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全面建成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的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优化完善办事指南,提升办事指南规范化、办理条件精细化水平,实行“嵌入式”填报指引服务。实施服务规范标准化,明确服务语言、服务态度、服务礼仪等标准,为企业群众营造更加舒心满意的办事环境。到2025年,政务服务标准化贯彻实施率达到100,全市范围内同一事项实现同要素管理、同标准办理。二、提升政务服务规范化水平规范审批服务。严格依法依规办理政务服务事项,不得额外增加或变相增加办理环节和申请材料。严格执行首问负责、一次告知和限时办结等制度,对现场勘验、技术审查、听证论证等程序实施清单化管理,建立限时办结机制并向社会公布。规范政务服务场所。设置部门综合窗口、跨部门“一件事”综合窗口、“全科无差别”综合窗口等,实现综合窗口全覆盖。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政务服务事项必须在中心实质运行,严禁“明进暗不进”“体外循环”。规范窗口业务办理。建立部门业务综合授权的“首席事务代表”制度,在授权范围内行使受理、审查、决定、颁证及送达办理结果等职责,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当场办理。开展预约服务、咨询服务,多途径公开预约电话、咨询电话。到2025年,全面推行导办帮办代办服务,实行“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内部运作、限时办结”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代办服务网络。三、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大力推进“三集中、三到位”,达到“三个百分百”,实现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审批服务新模式。提升实体政务大厅“一站式”功能,加强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服务站点建设,梳理基层办事目录,目录内事项向同级便民服务中心(站点)集中办理,推动集成式自助终端向村(社区)、园区、商场和银行、邮政网点等场所延伸,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家门口办,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提供兜底服务,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事项和复杂问题。设置“跨省通办”“省内通办”窗口,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异地办事服务。实施政务服务应用适老化改造,积极推广移动端“关怀模式”,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到2025年,实现“15分钟政务服务圈”、县级以上“全豫通办”“跨省通办”窗口和专区全覆盖。四、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打造一件事线上联办平台和线下办理窗口,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报、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结、统一送达的闭环式服务流程。制定出台“一件事一次办”服务规范标准,聚焦企业和群众关切,围绕企业、个人全生命周期,持续拓展“一件事一次办”服务领域,提供主题式、套餐式服务。重点推出“新生儿出生”“医疗费用结算”“不动产登记”“企业开办”“企业变更”“企业投资”“建设工程”等高频集成服务,定期动态更新“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目录清单。到2025年,形成覆盖投资项目、企业运营和公民个人三类全生命周期的“一件事一次办”全主题场景,实现同类审批服务事项办理环节全省最少、流程最简。五、优化市政设施接入服务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市政设施接入涉及的规划许可、破绿许可、占掘路许可,物料堆放许可等行政审批全面落实“并联审批”和“网上办理”制度,实现“统一收件、统一出件、资料共享、同步审批”,建立“审管互动平台”,推动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有效衔接。社会投资小型仓库、厂房等工业类建筑工程附属小型市政公用设施接入实行“零上门、零审批、零成本”的三零服务。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和开办企业信息实时共享至公用服务单位,提供主动上门服务,同步推进建筑区划红线外接入工程与红线内项目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水电气暖网联动报装改革,通过实施“七个一”,实现水电气暖网等公用事业接入“进一窗、集成办”。打造“掌上营业厅”,通过手机APP、公众号等方式,实现咨询、投诉、报装、查询报装进度、缴费、发票下载、信息变更等业务全程“网上办”。优化用电服务。推行办电业务流程全透明。到2025年,普通高压客户办电环节压缩至2个以内,普通高压客户办电(不含配套工程施工)用时压减至12个工作日。优化用水用气服务。对自来水、天然气等输配管网实施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用水用气安全可靠。到2025年,用水用气报装(含施工)环节压缩至2个。用水报装(含施工)、用气报装(小型含外线施工)耗时分别压缩至8个、9个工作日。优化用网服务。精简通信接入申请和审核资料,实现通信服务线上线下多渠道办理。实现通信管网建设与城市规划建设同步推进。加大网络费用优惠力度,降低企业和居民用网成本。加快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千兆光网覆盖面,实现“千兆到户、万兆入企”。建设“双千兆”城市,推进“双千兆”网络在产业数字化、民生智慧化和数字政府等领域的融合应用,培育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示范应用场景。第四章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围绕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持续放宽市场准入门槛,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健全完善市场要素保障机制,全面畅通市场循环,推进市场提质增效,确保各类市场主体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努力建成高效规范、竞争有序的高标准市场体系。第一节健全公平竞争市场体系一、健全市场准入机制全面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配合国家做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动态调整,加快构建市场开放公平、规范有序,企业自主决策、平等竞争,政府权责清晰、监管有力的市场管理新机制。健全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与行政审批流程衔接机制,做到流程优化、程序规范、信息公开,充分实现清单以外行业领域的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建立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案例归集和通报制度。积极申报全省放宽准入试点城市。建立市、县两级的市场准入隐性壁垒台账、推进挂单销账,到2025年,实现台账清零。二、严格执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全覆盖,及时纠正妨碍、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按照“谁制定、谁审查”原则,将市、县(市、区)两级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市场准入、产业发展、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政策措施全部纳入公平竞争审查范围。建立健全违反公平竞争问题投诉举报和回应机制,及时向社会公布处理情况。完善抽查检查机制,对市场主体反映强烈、问题集中的行业进行重点抽查,查证属实的问题及时整改,抽查结果向社会公开。强化监督考评,提高公平竞争审查约束力。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力度,健全新乡市反垄断线索排查和执法机制,加大对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查处和整改力度;加大对企业违法实施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未按规定实施经营者集中行为的依法处罚力度。加强企业反垄断合规指导,明确竞争行为底线边界,提升企业合规意识。建立反垄断风险预警机制,强化技术赋能,实现以网管网、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推动开展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三、打破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建立隐性壁垒发现、清理和评估工作机制,广泛利用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专项督查等渠道,主动搜集违规审批、评估评审等事项材料,以及不合理排除或限制竞争、政府部门擅自赋权等具有隐性壁垒性质的问题,制定隐性壁垒清理清单,建立市、县(市、区)两级工作台账并限时整改,确保应改尽改。围绕食品、医疗、教育、托幼、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制定核查清单,着力清除市场准入标准不一致、承诺制改革落地难、准入流程长、手续繁多等影响市场公平的隐性壁垒。开通企业跨区迁移服务专窗,支持企业合理迁移行为。畅通市场主体对各类市场准入退出问题的反馈渠道,健全完善处理回应机制。四、加强中介和行业协会商会管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全面落实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管理。建立全市各行业中介服务机构名录,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加强日常监管。健全各行业各领域中介服务规范和标准,督促指导中介服务机构建立服务承诺、执业公示、执业记录等制度,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登记注册、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公示,依法整治和打击各类“灰中介”“黑中介”,鼓励和引领中介服务机构诚信守法经营。建立健全中介服务网上交易平台,实现网上展示、网上竞价、网上中标、网上评价。建立完善中介服务机构信用体系,建设“互联网 信用”中介超市,开展信用联合奖惩,推动政府投资项目全部在网上中介超市公开选取中介服务机构。严格落实国家关于行业协会商会和行政机构脱钩政策,加强行业协会商会自身建设和管理。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制定完善行业经营自律规范和自律公约,参与行业立法、规划、标准制定、数据统计、评估评价、诚信体系建设等工作。进一步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标准,开展行业协会商会经营服务性收费公示,对清理规范后的行业协会商会收费情况在“信用中国”网站进行公示。五、营造公平、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深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智能化、数字化,实行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合同签订、履约验收、资金支付等全流程“一网通办”。建立招标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