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新乡 > 百姓生活 > 正文

新乡:开通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到2025年上市企业数量10家以上

发布日期:2023/1/30 17:14:53 浏览:317

畅通循环,大幅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软环境”上实现新突破。同时,在科技创新全面提速,数字技术全面赋能的背景下,新乡市在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体系的数字化、智慧化建设方面与国内先进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不断创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服务,打破隐性数字壁垒和部门数据边界,加快各类系统平台对接,建设更智慧的政务审批全流程服务应用,创造更加有效的多层级、多部门协同数字化应用场景,为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综合来看,“十四五”时期,我市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一系列新的挑战。要把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民生工程、环境工程、发展工程、作风工程,以担当使命的自觉、刀刃向内的勇气、久久为功的定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对标一流、真抓实干,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第二章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和信用体系建设高地第一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系列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精神,建立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有机统一,对标国际国内先进经验,以实现全省位次“进五争四”和建成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围绕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和建设信用体系的关键环节,注重改革举措配套组合,不断放大政策集成效应,打造与新乡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和高质量社会信用体系。第二节基本原则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促改革,聚焦市场主体的痛点、堵点、难点,突出制度创新和政策集成,鼓励大胆创新,推行原创性、差异化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举措,有效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各类市场主体的满意度。坚持对标一流,争创优势。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聚焦企业办事全流程,对标国内一流和前沿标准,对接导入先进理念、先进经验,选取重点优势领域进行创新试验,深入挖掘首创经验和典型做法,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持续提升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信用监管能力。坚持依法依规,保护权益。依法依规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强化法治思维,消除各类不合理限制和壁垒,把平等保护贯彻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的各个环节,切实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坚持全局谋划,重点突破。全面构建以告知承诺制为基础的审批制度、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制度、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政务服务制度、以法治保障为基础的政策兑现制度,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完善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引导、推动和示范作用,鼓励和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形成政府推动、社会共建合力,争取在重点关键领域有所突破,推动新乡市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水平整体跃升。第三节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到2025年,新乡市营商环境建设的制度体系更加成熟,“放管服效”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取得一批突破性强、省内领先的制度创新成果,政务服务效能大幅提高,法治保障坚强有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水平持续提升,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市场主体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营商环境排名在全省实现“进五争四”,70的营商环境重点指标达到省内一流水平,5—8个优势指标成为全省标杆,2—3个优势指标成为全国标杆,创建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市,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到2025年,新乡市社会信用制度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基本健全,公共信用服务和市场信用服务更加规范,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全面规范有效运行,信用惠民便企创新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全社会诚实守信氛围更加浓厚,加快建成与新乡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高水平社会信用体系,全国城市信用监测在地级市排名稳定在80名以内,在河南省稳居前三位,再建成2—4个河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县(市、区),打响“信用新乡”名片,成功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二、具体目标政务服务走在全省前列。投资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清单制 告知承诺制”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和数字化改革深度融合,大数据综合服务监管平台效能充分发挥,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显著增强。集约化办事、智慧化服务实现新的突破,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协调发展,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免证办”全面推行,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显著。郑(州)新(乡)政务服务一体化成效显著,“全省通办”“跨省通办”场景应用领域全省领先。市场主体活力全面提升。阻碍市场发挥作用的各种壁垒全面破除,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公平竞争等基础性制度保障更加健全,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更加高效,企业生产运营成本进一步下降。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面推广应用,进出口通关时长分别压缩到2.5小时和0.45小时,整体进出口通关时间全省领先。加快形成公平、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投资贸易环境。市场主体数量突破80万户,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200亿元。法治保障能力全面提升。营商环境重点领域的法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形成具有新乡地方特色的法规政策体系。不断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体系,严格执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断加大损害赔偿力度。商事合同案件审理和执行质效大幅提高,办理破产案件水平不断提升。综合监管执法体系不断完善,监管执法能力建设显著增强。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更加深化,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持续提高。形成立法科学、执法规范、司法公正高效的营商法治保障格局。宜居宜业发展环境走在全省前列。建成全生命周期的企业服务体系,形成全社会“尊商重商亲商”的浓厚氛围,“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全面形成。构建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的产业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生活服务环境,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显著优化,融入郑州都市圈的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显著增强,郑新一体化取得实质性突破,城市品质大幅提升。信用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全面构建“1 1 X”信用基础设施系统,数据归集分析、联合奖惩、信用监管服务等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全面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和标准体系,实现信用监管制度行业部门全覆盖,信用信息查询和应用嵌入监管全流程,实行事前信用承诺、事中分级分类、事后信用奖惩,实现全过程闭环管理。全面形成信用信息在行政管理、社会治理和市场领域的协同应用格局。信用数据应用场景范围深化拓展,信用惠民便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信用贷款规模和增速进入全省前列,“信易 ”覆盖领域、行业、部门数量进入全省前列,建成2—4个省级信用示范县(市、区)和5个以上信用应用试点示范领域,成功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第三章构建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以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为核心,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加强数字政务建设,不断强化数字赋能、协同办公、线上线下深层次融合,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第一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进一步简政放权积极衔接和落实省政府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调整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加大向县(市、区)、开发区(园区)、乡镇(街道)放权赋权力度,健全审批服务事项下放实施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各部门放权赋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确保赋权工作衔接顺畅、不断档、不缺位。扩大开发区(园区)经济管理权限,切实转变开发区(园区)管理职能,构建办事高效、结构合理、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经营服务型管理体系。二、优化行政审批模式建立健全基于风险的分级分类审批制度。全面推行无风险事项“非禁免批”、低风险事项“备案备查”、一般风险事项“告知承诺”、高风险事项“严格审批”的审批服务模式。在具备条件的许可延续、行政给付、政策兑现等低风险事项领域实现“标准自行判别、权利自主享受、资料自行留存”,一般风险事项形成政府清楚告知、企业自主承诺、责任自行承担的审批服务模式,加大高风险事项事中事后监管力度,把潜在风险影响降至最低;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政务服务环境。按照“减事项、减证明、减中介、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要求,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审批流程,制定全市统一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清理多头审批、重复审批、变相审批,压缩办理时限,减少跑动次数,提高审批效率;全面实施“一枚印章管审批”,全面建成“无证明”城市。打造以信用为基础的“极简审批”机制,全面清理证明事项,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明确承诺事项清单,制定信用承诺书规范格式,以“一纸承诺”取代“一摞材料”,高标准落实“减证便民”改革。在市场准入与退出、工程建设、行业许可等领域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和“容缺受理”模式。三、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投资审批“三个一”改革,非涉密投资项目通过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全程在线办理。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规范项目审批程序,严格招投标管理,提高预算执行水平,加强项目监督管理,强化部门协作联动,规范政府投资行为。以开发区为重点,推进企业投资项目“用地清单制”改革,推行以承诺制为核心的企业投资项目极简审批模式,推广“区域评估 标准地 承诺制 政府配套服务”改革,实行一般性企业投资项目“事项全承诺、拿地即开工”;深入推进“多规合一”,实现“一张蓝图”共享共用;推广建筑师负责制,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取消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审查;推广分阶段施工许可、分期验收、“验登合一”等创新审批方式。完善重大项目调度机制,实行审批服务代办,加强项目招商、开工、建设、投产清单化管理,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到2025年,办理建筑许可全流程办件并联审批率达到90,简易投资低风险项目审批环节压缩至4个,实现审批零成本。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项目、一般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耗时分别压缩至10个、32个工作日。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深化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证照分离改革,扩大“企业开办 N项服务”覆盖面,减轻企业负担,提升企业满意度。开展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改革,持续推进“一照多址”“一址多照”“集群注册”、企业住所自主申报承诺制。全面推广行业综合许可,大力推动“一业一证”“多业一证”“一诺即准营”等改革,推动将更多审批改为备案的相关事项纳入“多证合一”范畴。推广应用“企业码”,实现市场主体“一照一码走天下”。实行企业开办“一窗通办”,加强线上线下衔接协同。深化企业简易注销改革,推广企业注销登记全程网办,优化注销企业“一窗通办”服务,实行简易注销登记修复机制,实行代位注销服务,提供企业注销定制服务。推行企业歇业制度,为经营困难市场主体增设“休眠期”。到2025年,市县实现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全覆盖、“证照分离”改革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企业开办耗时、中小微企业简易注销耗时分别压缩至0.5个、1个工作日。五、优化不动产登记办理深化“互联网 不动产登记”应用,强化部门信息共享,构建完整的不动产登记线上全流程体系。实现不动产抵押登记、预售商品房的预告登记及抵押权预告登记、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等不动产登记事项网上办理,拓展不动产登记“掌上办”,提升全市不动产登记智能化服务水平。优化不动产交易、缴税、缴费和登记等“一窗受理、并联办理”流程。全面推行“交房(地)即发证”,切实解决交房、交地与办证不同步的问题。强化问题楼盘处置化解,妥善化解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全面开展农村房屋不动产登记工作,实现不动产农房登记全程“无纸化”。到2025年,所有登记业务压缩至1个工作日办结,查封、查询、注销、异议登记等事项实现即时办理,线上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压缩至0.5个工作日办结,企业之间非住宅类不动产转移登记实现零成本。第二节加快数字政府建设一、打造数字政务“总门户”不断完善新乡市大数据综合服务监管平台系统功能,加快数据平台和大数据中心建设,提高数据处理能力,深化与各相关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通享”。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推动政务服务网、政务服务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