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新乡 > 资讯杂谈 > 正文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加快交通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河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

发布日期:2024/2/11 11:18:08 浏览:26

来源时间为:2022-07-25

近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河南省加快交通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河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3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河南省加快交通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全文如下。

为加快推进交通强省建设,建成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推动我省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根据《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按照交通强国建设部署要求,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锚定“两个确保”,紧扣“十大战略”,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奋力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国内领先的交通强省,当好建设现代化河南开路先锋。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基本建成,“米 井 人”综合运输通道格局全面形成,基本实现县县通双高速、乡镇通二级路、村村通4.5米宽硬化路、高铁出行市市全覆盖、民航服务市市全覆盖、综合枢纽场站市市全覆盖,实现交通体系、物流枢纽与区域、城市、产业融合发展,初步建成枢纽经济先行区和交通强国示范区。

到2035年,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全面形成,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便捷化程度全国领先。建成高品质出行交通圈,实现郑州都市圈1小时通勤、中原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建成高效率快货物流圈,实现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率先实现“人享其行、物优其流”。智能、平安、绿色、共享交通发展水平全面提高,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人民满意、保障有力、国内领先的交通强省全面建成。

到本世纪中叶,建成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交通强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整体水平全国领先,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枢纽经济先行区和世界先进水平的交通强国示范区,全面服务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建设。

二、重点任务

(一)建设创新引领、泛在先进的智慧交通体系

1.加强科技创新驱动。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交通企业,鼓励行业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创新联合体。利用筹建河南交通大学契机,借力省科学院创新平台,形成多层次科技创新合作体系。高标准建设公路养护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布局新的行业研发中心,再创建1—2家国家级创新平台,培育打造交通科技创新高地。加强关键领域技术研发,加快枢纽经济、交通新基建、绿色交通等领域科技攻关,形成一批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

2.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深化北斗、移动终端、5G等技术综合应用,建设一批国内领先的交通新基建工程,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建设天地一体交通控制网,加快推动无人驾驶、无人工地等发展,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打造一批国家级智能仓储物流示范基地。

3.全面提升数治能力。深入实施“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建强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构建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加强网络安全保障,打造全省交通运输“数据大脑”。打造数字化交通出行助手,提高电子客票使用率,加快“互联网 ”高效物流发展,推进电子运单跨方式、跨区域共享互认。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数据资源“一网共享”、行业治理“一网通管”。

(二)建设立体互联、衔接顺畅的基础设施体系

1.建设便捷高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推进京津冀—粤港澳主轴、大陆桥走廊、二湛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河南段建设,打造“米 井 人”综合运输通道。构建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实施铁路拓展成网工程,建成“五纵五横”现代化高速铁路网、“六纵六横”普速铁路网,加强地方铁路安全管理,高效推进道口平交改立交。实施机场强枢增支工程,加快推进全省机场统筹管理,打造“1 3 N”现代化机场群和“干支通、全网联”航空运输服务网络。实施公路加密提质工程,建成“十六纵十六横六联”高速公路网和广覆盖、深通达的普通公路网,加快实施“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水运通江达海工程,建成“一纵三横九支”航道。到2035年,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达到34万公里。

2.建设融合高效的郑州都市圈交通网。建成“米 半环 一网”多层次轨道交通网,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构筑高品质城际高快路网,建成“三环十纵十横六联”高速公路网,打造京港澳、连霍高速公路“一轴两翼”复合通道,加快城际快速通道建设,推动普通干线公路城市过境段繁忙路段扩容改建或立交改造,打造都市圈多路径、大容量、多层次、快速化综合交通走廊。

3.建设便捷顺畅的城市(群)交通网。优先利用高铁承担城际客流,稳妥有序发展城际铁路,构建“四纵四横”城际铁路网。打造城市快速路、主次干路、支路结构合理的城市道路网,建设立体化、智能化停车设施,发展安全、连续、舒适的城市慢行交通,加强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构建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加快提升城际综合交通现代化水平,形成以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为骨干、以快速通道为基础、高效衔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多层次快速交通网络。

4.建设优势突出的综合交通枢纽。实施枢纽能级巩固提升行动,构建“1 3 4 N”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体系。推进综合客货运枢纽建设,完善枢纽集疏运体系,打造交通综合体。优化寄递枢纽布局,支持邮政快递物流园区建设,提升交通枢纽寄递配套能力。统筹规划建设枢纽经济区,着力培育壮大航空经济、引育聚集高铁经济、提质增效陆港经济、做大做强临港经济。

(三)建设便捷舒适、经济高效的运输服务体系

1.提升客运服务能力品质。积极发展以高铁、航空为主体的大容量、高效率、多样化跨区域出行服务,大力发展以城际铁路、市域铁路为重点的通勤化都市圈出行服务,推进道路客运分段式接驳运输和城际班线公交化改造。加快公交高质量发展,提升智能化水平,持续推进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推动城市公交线路向周边延伸,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加快构建以道路客运班线、镇村公交为载体的均等化城乡出行服务体系。

2.推动货运物流转型升级。实施物流提质发展行动,畅通12条骨干物流通道,实施物流企业培优工程,培育一批全国领军型、特色标杆型、新兴成长型物流“豫军”,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集成商,创建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新实施一批国家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开展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培育工程,构建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依托“内陆型多式联运”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深入推进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建,加快实现“一单制”。深入实施快递“进厂进村出海”工程,大力推进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打造邮政业高质量服务民生体系和高效能国际寄递体系。

3.加快运输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着力构建“公共交通 定制出行 共享交通”发展模式,推广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新模式,加强网约车、网络货运等新业态监管,打造个性化、多元化、品质化运输服务。深化交通运输与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构建“快进慢游深体验”全域旅游交通网络,按照专用性、安全性、智慧性和环境友好型要求,打造黄河、大别山、太行山、伏牛山一号旅游公路,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旅游航道、旅游码头等。推动交通运输与制造业、现代农业、商贸流通业等融合。

(四)建设节约集约、低碳环保的绿色交通体系

1.提升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推进综合运输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线路共廊建设,推动废旧路面材料、钢材、建筑垃圾等循环利用,推广钢结构、装配式桥梁应用,促进邮件快件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发展和可循环利用。

2.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加快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推动铁路专用线“进企入园”和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推进交通用能低碳多元化,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船舶和节能装备。构建绿色出行体系,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慢行交通、共享交通出行比例。打造一批交通运输绿色低碳示范工程。

3.强化交通环境保护修复。推动生态治理和生态廊道建设提质,在黄河流域等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开展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和修复。严格落实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加强生态环保设计,实施交通廊道绿化工程。

(五)建设安全可靠、反应快速的平安交通体系

1.健全交通安全防控体系。持续推进公路安全提升工程、灾害防治工程、危桥(隧)改造工程建设,提升交通网络系统韧性和安全性。提升基础设施使用寿命和抗灾能力,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客运枢纽等防汛抗灾等级和标准,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推进基础设施预防性、专业化养护,加强运行监测检测。完善重要设施沿线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建设一体化综合交通气象业务系统,将交通气象服务信息融入交通安全防控体系。

2.完善交通安全生产体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控制体系、诚信体系。深入实施“货车超限超载治理”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强化“两客一危”等重点领域安全管控,持续推动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建设交通设施设备安全运行状态监测与智能预警系统,增强科技兴安能力。

3.构建交通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健全综合交通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完善航空应急救援网络,加强应急救援专业装备、设施、队伍建设,拓展河南国家区域性公路应急救援中心功能。提高重大疫情、网络攻击、恐怖袭击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应对能力。

(六)建设先进适用、完备可控的交通装备体系

1.加强新型载运工具和装备研发。支持中铁装备、郑飞集团、宇通客车、中信重工等省内龙头企业加强新型载运工具和特种装备研制,引导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向重点企业集聚,培育具有国内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形成万亿级交通装备产业集群。

2.推进装备技术升级。推广智能化、轻量化、环保型交通装备及成套技术装备。广泛应用智能道路、智能航运、自动化码头、数字管网、智能仓储和分拣系统等新型装备设施。推动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等载运工具和设施的场景化应用。推广应用交通装备的智能检测监测和运维技术。

(七)建设广泛参与、互利共赢的开放合作体系

1.畅通国际开放立体通道。拓展空中丝绸之路辐射范围,深化郑州—卢森堡“双枢纽”合作,持续拓展“双枢纽”合作模式。拓展陆上丝绸之路服务,建设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对接海上丝绸之路,加快东向、南向铁海联运通道建设。升级网上丝绸之路,打造国际性跨境电商与多元化贸易中心。

2.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以郑州航空港区核心区域申建河南自贸试验区拓展区,推进自贸试验区开展首创性、集成性、差异化改革。推动洛阳航空口岸扩大开放,积极争取南阳、信阳机场临时开放,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建设国际陆港,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高质量发展,加强全省开放平台间业务合作和通关一体化。

3.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省内交通企业“走出去”,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与国际组织对接,积极参与标准制定,提升河南国际交通影响力。

(八)建设文明法治、规范有序的行业治理体系

1.完善行业体制机制。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机制,健全跨方式、跨区域、跨部门综合交通运输协调机制。深化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内河水运建管养一体化改革。进一步厘清省以下交通运输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

[1] [2] [3] [4] [5]  下一页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