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新乡 > 旅游景点 > 正文

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原农谷核心区建设规划(2022

发布日期:2023/8/9 19:09:21 浏览:87

展与“中原农谷”建设有效结合,综合考虑区位特点、产业基础、村容村貌等因素,按照可示范、可推广的要求,推动“一环十二点”产村融合发展,构建“一镇(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发展新格局。依托黄河滩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林果产业基础,利用现状存量建设用地,发展乡村旅游,重点建设精品民宿、乡村创意工坊、民俗体验、农耕体验等乡村旅游产品,主要包括盐店庄村、李涛庄村和老庄村。依托靠近农谷科研核心和试验田优势,建设农科院落,重点建设大师居所、种子试验室、培育工坊、试验示范大田等,主要包括新阳村、口里村、祝楼村、马铁庄村和师庄村。康养村落依托村庄自然基底和文化要素,发展田园养老,重点利用存量用地建设乡村养老设施、健身步道、疗养院、书院、我家菜园等设施,主要包括香时庄村、南香山村和小赵庄村。

第七章构建绿色智慧安全韧性的基础支撑体系

一、完善城市基础公服体系

(一)构建舒适宜居生活圈。推动基本公共服务配置下沉,建立15分钟步行全覆盖、全年龄友好、全社会共享的社区生活网络,突出功能复合,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生活服务,配备完善的养老、医疗、教育、商业、交通、文体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突出社区生活圈的差异性,满足多样化的人群需求,重点应对高层次专家型人群、青年人群、外来流动性人群等。增强生活圈的防灾防疫作用,以生活圈为基本的健康安全单元,增加生活圈避难建筑、应急棚等物资储备、防疫医疗器械等设施配置。至2035年,实现城镇15分钟社区生活圈覆盖率达到100,人均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不低于6.0平方米/人。

(二)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改善居住环境,加大人才吸引,积极完善蓝绿空间,补充公园绿地,构建水绿共生的蓝线网络,打造生态宜人的居住环境。聚焦青年发展的“难点、热点、痛点、堵点”,围绕青年生活、社交、就业、消费需求,优化住房供应结构,优先保障青年住房,不断推进时尚消费、青年文创、主题教育、社区邻里等配套服务建设。加强社交互动、文化休闲等场所营造,建设青年乐居家园,以“友好之城”待“有为青年”,主动回应青年的期盼,为广大青年打造蓬勃发展的乐业之城、活力澎湃的创新之城、幸福和谐的宜居之城、阳光时尚的悦享之城、开放包容的有为之城,提高城市对青年人才发展的吸引力、承载力和凝聚力。

二、强化综合交通支撑能力

巩固提升中原农谷核心区(平原示范区)交通区位优势,强化对外交通的连接。重点增强与郑州、新乡的南北向交通联系,形成以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和国省干道为主体,多种运输方式协同发展、运行高效的现代化复合型交通网络,支撑中原农谷核心区(平原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一)加快轨道交通发展。形成2条高铁(京广高铁、济郑高铁)、1条轨道交通快线融合贯通的多模式、多层次、高时效的轨道交通网络。重点推进龙凤大桥轨道交通线路建设,加快解决线路规划依据,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强化济郑高铁新乡南站周边集疏运网络建设,实现站点和城区功能融合。

(二)加快高速公路建设。积极推进沿黄高速、郑辉高速、郑新高速建设,形成一横(沿黄高速)三纵(京港澳高速、郑辉高速、郑新高速)一联(晋新高速)的高速公路框架。

(三)加快国、省道干线公路建设。优化调整国道环绕城区的路网结构,推进G327改线外迁项目,加快和平大道南延工程建设,推动S101市政化改建工程,推动X037等级提升建设标准。

(四)推进区域跨河通道建设。在现状3条跨河通道(郑州黄河大桥、郑新黄河大桥、刘江黄河大桥)基础上,新增郑辉高速、郑新高速、郑新快速路3条跨河通道。

(五)优化提升城乡路网体系。构建农谷核心区“七纵八横”交通网络,全面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七纵”(南北向):西环路(G327改线)、农谷大道(祁连山路)、S101、太行山大道、郑新大道西线(嵩山大道)、神农山路、云梦山路。“八横”(东西向):北环路、辽河路、永定河路、黄河路、滨湖大道、平原大道、长江大道、幸福大道。围绕“美丽农村路”建设,改造提升通村公路,加强乡村振兴路、旅游路建设。

三、提高市政设施服务水平

(一)建设节水型城市。合理配置利用水资源,压减压采地下水,逐步关停工业地下水自备井,统筹考虑城区和周边乡镇用水,实现基础设施共享。到规划期末,实现用水全覆盖,供水普及率达到100,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鼓励再生水回用。供水水源优先选用优质稳定的南水北调中线调水,远期选用黄河地表水水源。预测中心城区规划期内最高日用水量24万立方米,规划扩建丽华水厂,设计规模达到20万t/d。规划在黄河路以南中州大道以东地区新增供水厂,设计规模4.5万t/d。考虑城市供水管网经济技术运行的可实施性,尽量保留现状管网,城区内供水管网应互连互通,合理成环,提高供水安全性,在外围乡镇区域规划新增祝楼水厂和桥北水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以水、肥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强化农业节水用肥的科技支撑和示范基地建设。持续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到规划期末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5左右。

(二)完善雨污分流排水。坚持集中和分散相结合、截污和治污相协调原则,完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和污水再生回用。到规划期末,实现城镇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再生水回用率不低于40,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提高污泥资源化利用水平。预测规划期内中心城区最高日污水量16.7万立方米,祝楼乡政府驻地及周边村庄的污水汇入中心城区在天然污水处理厂一体化处理,农谷北部组团污水纳入师寨镇一体化处理。规划新建物流商贸区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3万t/d,再生水规模1.3万立方米/日,规划新建桥北乡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1.5万t/d,尾水排放达到一级A标准。完善污水管网,避免出现污水收集盲区,重视社区、小区支管与主干管的整体规划设计。雨水排放充分考虑地形地势、河流水系以及现状排水系统的建设情况,结合道路系统规划、城市竖向规划、水体利用等布置雨水管渠。根据出水口形式的不同,雨水系统分为分散式和集中式排水。分散式排水按照规划的河渠位置和现状地势,通过重力自流分段就近排入水体。集中式排水按照汇水区域面积、路网、河渠等因素设置雨水分区,各分区雨水由主干管汇集,再由雨水泵站排入水体。

(三)推行全域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强化雨水资源的收集利用,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总体建设效果。发挥湖泊、坑塘、洼地的雨水调蓄、净化作用,结合现状自然水体,建设兼具景观与雨水消纳功能的排雨系统。依据地形地势建设下凹式绿地,建设公共建筑屋顶绿化,消减降雨峰值和减轻地表径流污染。中心城区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宜采用2—5年,行政中心、科研总部、展示交流中心、交通枢纽、学校、医院和商业聚集区等重要地区宜采用5—10年,地下通道和下沉式广场宜取20—30年,内涝防治重现期宜取30—50年。

(四)保障城市供电安全。采用220/110/10/0.38kV电压序列,现有的35kV电压等级限制发展,逐步取消。预测农谷核心区日最大用电负荷为60万kW,年用电量为30亿kwh。规划保留现状220kV变电站1座(浪沙变),110kV变电站6座(博浪变、工业变、金沙变、稻香变、格瑞恩变、大桥变),规划新增学院变110kV和商业变110kV变电站,终期规模均按3×50MVA考虑。中心城区的变电站原则上采用全户内式变电站,城区外围和各类园区的变电站可采用半户内或全户外式变电站,均按无人值班建设。中压配电网主干线宜按规划要求一次建成,开关站、配电室宜采用“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尽量布置在用电负荷中心。高压线路以采用架空线路为主,220kV线路沿城区外围布置,走廊宽度按30—40m预留,110kV线路沿主次干道布置,走廊宽度按15—25m预留。

(五)保障城市通信畅通高效。规划建设1处综合通信局,城区内通信、互联网、电视及其它弱电线路实现暗埋铺设。在主次干道上铺设综合弱电线路共用管道,管孔数量按能满足各类公用信息网和各类专用信息网及其发展的需要设置。规划建设1座邮政中心局,与综合通信局合建,按照1.5—2.0公里服务半径的标准设置邮政所,规划邮政所4处。

(六)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推广工业企业用户利用天然气替换污染型燃料,积极发展汽车用气和燃气空调用气。到规划期末,居民生活天然气气化率达到90,预测总用气量为1.05亿立方米/年。采用中压一级天然气输配系统,保留现状平原门站,预留空间适时扩建,气源来自西气东输一线豫北支线获嘉分输站。鼓励发展清洁能源供热,规划期内热源以集中供热锅炉房为主,鼓励发展电能、热泵、燃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供热。到规划期末,预测农谷核心区热负荷约1200兆瓦,规划建设2座集中供热锅炉房,供热能力均为580兆瓦。

(七)创建整洁、卫生、文明的城市生活环境。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对城市垃圾进行处理,从源头减少垃圾排放量,实行分类收集和再生循环利用。到规划期末,实现垃圾收集率100,机械化密闭化收运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100,形成设备先进、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环境卫生管理体系。规划近期生活垃圾运往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远期统一运至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医疗垃圾和有毒有害工业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新建垃圾中转站20座,垃圾中转站宜和环卫停车场合建。公共厕所宜布局在城市公园广场和公共建筑附近,设置间距按照居住区不大于800米,商业等公共设施不大于500米,工业仓储区不大于1000米,规划新建公共厕所28处。

(八)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加强区域性建设、重大规划和重点工程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科学评估其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定期开展评估和绩效考核。开展极端天气对供水供电、供暖、交通等安全运行的影响风险评估,科学提升城市生命线系统气象灾害防御建设标准。规范城市建成区暴雨强度公式修编,合理规划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加密布设气象灾害监测及实时预警设施,建设城市内涝气象监测预警系统。

四、深化综合防灾体系建设

(一)增强核心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强防洪除涝、抗震、消防、人防、农田等多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灾害隐患,建立完善中原农谷核心区(平原示范区)综合防灾体系、应急救护系统及应急预案,采用先进科技手段和法律手段,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中原农谷核心区(平原示范区)各项资源。

(二)加强城市及滩区防洪除涝工程规划建设。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2014),平原示范区中心城区按10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防。黄河堤防工程设防标准为超22000立方米/秒洪水位3米;马庄、双井两处控导工程设防标准为当地流量5000立方米/秒水位超高1米;堤防涵闸、防洪坝防洪标准均为22000立方米/秒洪水;天然干渠、文岩干渠及其支排在城区段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其他乡镇段为10年一遇。除涝标准按20年一遇计算暴雨,推算设计流量;定期对排涝沟渠进行清淤、疏浚等;建设雨水排放暗沟,对坑塘进行清淤、挖深,理顺排水系统。

(三)提升抗震减灾能力建设。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平原示范区中心城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设防基本烈度为Ⅷ度。对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适当提高抗震设防标准。将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纳入城市环境改造和新建城市、居民住宅小区工程中,结合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体育场等开敞空间建设应急避难场所,紧急避难场所的有效人均用地标准为1.5—2.0平方米,长期避难场所人均用地标准为2.0—3.0平方米,避难场所应建设必要的市政、治安和医疗救助等配套设施。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最新旅游景点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