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新乡 > 旅游景点 > 正文

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原农谷核心区建设规划(2022

发布日期:2023/8/9 19:09:21 浏览:90

业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科研试验示范基地集群,为大型种业企业研发提供试验基地。重点布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河南省水产种质资源库、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大学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实验基地、隆平高科生物育种基地、先正达夏玉米研究中心、牧原集团育种测定中心等项目。

(二)建设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基地。以立体种植、无土栽培等方式,围绕蔬菜、花卉、食用菌、水产等产业,在不占用基本农田的基础上,采用大分散、小集中的组织方式,打造农业设施化、工厂化、园区化、数字化的现代化设施农业示范基地。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以水、肥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强化农业节水用肥的科技支撑和示范园建设。重点布局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节水增效水肥一体化农业示范园等项目。

(三)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基地。以农业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个性化服务等方式为主,构建智慧农业体系,发展智慧农业,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打造农业生产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基地。重点布局智慧农业高等研究院、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示范基地、种业大数据平台、中原农谷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等项目。

(四)建设种苗种畜繁育基地。以各类花卉苗木、生猪、种牛、肉羊、特色畜禽、高值水产等种苗种畜的良种研发繁育为主,采用现代化精准饲喂、环境控制、疫病防控、粪污处理等先进技术,形成现代化种养示范基地。重点布局国家特色果树种质资源圃、隆平高科生物育种基地、牧原集团育种测定中心、河南省植物新品种选育创新产业园等项目。

第五章加强总体设计塑造农谷特色风貌

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审美韵味、文化品位,将更多中原地区的文化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中原农谷的国土空间风貌塑造中,构建山水林田湖草城有机融合的生命共同体,塑造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中原农谷风貌。

一、构建总体景观框架

统筹协调多层级、多尺度要素内容,充分挖掘自然环境、历史人文和时代发展的特征,依托黄河、凤湖等生态景观资源,利用城镇周边开阔自然的田野风光,彰显平原建城特色,形成“大气舒朗、沃野千里”的沿黄大河魅力风貌区。聚焦环凤湖周边区域形象塑造,打造中原农谷国际会客厅,形成对外形象展示的窗口。构筑由水体湿地、园林草地、绿地公园等共同组成的蓝绿空间网络,形成韧性安全、舒朗有机、城野交融的全域开放空间系统。构建串联自然水体、郊野公园、特色村落、旅游景区、城市大型开放空间节点等的全域绿道系统。重构全域总体风貌,优化整体空间秩序,塑造具有比较优势的魅力国土空间。

二、强化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和城市建设管控

(一)设计理念。重点打造环凤湖周边区域城市形象,通过将重大科创功能向凤湖集聚,实现凤湖从休闲湖区向科创湖区的转变。环凤湖片区以“凤凰涅槃,谷城共生”为设计理念。“凤凰涅槃”指中原农谷的核心功能区围绕凤湖向外延展,犹如凤凰展翅,寓意平原示范区涅槃重生;“谷城共生”指中原农谷和中原科技城功能相异互补,两者分别聚焦一产和二、三产领域的科技创新高地建设,实现区域协同创新、和合共生的新发展格局。

(二)营造特色魅力空间场景。环凤湖周边片区以凤湖为中心,形成“圈层 放射”的空间结构。构建“三个圈层、三条轴线”的总体空间形态,塑造错落有致、通风透气的片区空间特色。

三个圈层:第一圈层集聚核心公共服务,打造创新人才和市民共享的农谷客厅;第二圈层集聚创新服务功能,主要包括对外合作交流中心、企业总部、金融科技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同时提供高品质配套,包括国际社区、国际酒店、专家公寓等;第三圈层为综合配套设施,构建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体系。

三条轴线:以凤湖为中心向西延展形成科创和对外交流展示轴线,链接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同时集聚河南省农业博物馆、河南省农业展览中心、国际会议中心等重大标志性项目;向东南方向延展科技服务、科技文化轴线,链接中原科技城,打造中原农谷的门户片区;向北延展形成公共服务轴线,链接北部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区,集聚管委会、智慧大脑、学术交流和培训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

(三)打造有温度的城市空间。根据中原农谷功能布局和产业特点,控制路网密度,约束建筑高度,构建高密度、功能混合、适宜步行的开放性街道空间,在环凤湖三条放射轴线等特定区域规划建设高层建筑,集中承载科技服务、中央商务、金融服务、企业总部等功能,精心设计建筑顶部,优化美化建筑第五立面,构建整体和谐统一的城市空间界面,让建筑可阅读,街区宜漫步,城市始终有温度。

(四)营造多元活力交往空间。增加多种类型的配套服务空间,提升科技研发片区的交往密度。鼓励小型化、广覆盖的非正式交流空间,激发城市创新活力。利用商业空间广泛植入咖啡馆、健身馆、24小时公共活动集聚区等各类休闲交往设施,匹配创新人群的工作需求。提升土地混合使用,提倡用地功能兼容,地块业态复合开发,引导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创新土地利用分类管理模式,探索弹性可控的混合用地供给机制,在保证各类用地供给均衡的基础上提升现有各类城市建设用地的兼容性。

(五)塑造特色鲜明的建筑风貌。塑造兼具中原传统建筑韵味和现代建筑审美的建筑风格,形成“中原风、国际范”的总体风貌基调。在吸收传统建筑要素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展现简洁雅致、多元包容的现代化建筑特征,营造多样化、有活力的城市空间环境。河南省农业博物馆、河南省农业展览中心等重大标志性建筑应充分彰显中原风范和时代特色。建筑色彩与周边自然景观和谐统一。

第六章开展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促进乡村振兴

一、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

按照生产高效、生活宜居、生态优美的原则,统筹安排农用地整理、城乡建设用地整理、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土地复垦和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等各类土地整治,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确保耕地保有量目标任务完成,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

(一)积极推进农用地整治。优化耕地布局,不断提升耕地的集中连片度。逐步将中原农谷核心区(平原示范区)内的零星村庄居民点用地、低效工业用地和其他废弃地进行整治、复垦,规划期内通过村庄居民点整治、工矿用地整治和其他未利用用地的整治增加耕地1874.17公顷,项目建设占用耕地1030.39公顷,净增耕地843.78公顷,占现状耕地总面积的5.12。

(二)稳步开展建设用地整治。重点实施搬迁撤并类村庄、“空心村”、低效工业企业用地、闲散地整治,控制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优化用地布局和土地利用结构。规划期内完成建设用地整治1729.9公顷,其中农村居民点整治1629.3公顷,低效工业用地整治27.0公顷,闲散地整治73.6公顷。建设用地整治后进行耕地复垦。

二、加快全域高标准农田建设

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逐步将区内划定的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加快推进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的提质改造,到规划期末,全区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不少于19.5万亩。

(一)加强农田设施配套。实行田、土、水、路、林、电、技、管、气象综合配套,结合实际配套建设适宜的高效节水灌溉设备,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等信息技术在农田建设中的应用,加强水土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效改善农田生产条件,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灌溉、农事决策效率,充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和防灾减灾要求,不断夯实粮食稳产增产根基,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着力提升耕地地力。坚持“用养结合”理念,通过综合性的地力提升措施,提高耕地质量和粮食单产水平。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深耕深松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通过实施土壤改良、障碍土层改良和土壤培肥等工程,因地制宜推广“三土三方”技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实现土壤耕层达到25cm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6g/kg,土壤pH值保持在6.0—7.5,耕地质量等级达到4等以上。

(三)严格工程质量管控。坚持高起点设计,以打造“全国种业研发创新基地”为定位,对照“六化”标准,突出“五网”融合,实地勘测、摸清底数,实现工程建设的合理性、实用性、融合性和先进性。坚持高水平施工,以国有平台公司为代建主体,依规选择水平高、实力强的施工单位,推进工程高标准建设。开展高质量监管,逐步完善“监理 ”的工作机制,压实监理的主要监管责任,贯通“纪检 审计”协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群众监督作用,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全方位监督,打造优质样板工程。

(四)强化工程建后管护。坚持建管并重,严格落实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制度,按照“谁使用、谁管护”“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探索建立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护的“自管模式”、“村集体 农民用水协会”落实管护工作的“共管模式”以及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开展专业化管护的“托管模式”。明确管护经费标准及来源,探索引导、支持社会资本、商业保险介入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建立激励机制,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依托中原农谷建设,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村集体 农户”“研究机构 国资 政府”“平台公司 国资 企业”等运营管护模式,充分发挥技术、资金和专业化运营的优势,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确保设施持续发挥效益。

三、分类引导村庄建设

综合分析村庄区位、人口、经济、土地、设施、特色资源等因素,结合各方意愿、法规政策等要求,综合确定中原农谷核心区(平原示范区)内城郊融合类村庄32个、集聚提升类村庄7个、特色保护类村庄6个、搬迁撤并类村庄29个、整治改善类村庄57个(整治改善一类村庄12个,整治改善二类村庄45个)。

分类引导村庄建设。城郊融合类村庄加快推进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集聚提升类村庄推进乡村人口有序集中,优先发展产业和设施配建,形成乡村产业核心和服务节点;特色保护类村庄着力做好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建筑风貌、特色产业等方面的挖掘与展示,并针对性的补充完善相关设施,建设特色旅游村;整治改善类村庄应满足农民基本生活需求,保持村庄环境整洁卫生,利用各村优势,发展特色精品村落;搬迁撤并类村庄有序进行迁移撤并,积极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发展现代农业。

四、促进特色乡村振兴

(一)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系统谋划,按照补短板、提品质、促融合的思路,以“村内村外一体规划”为方向,村内以实施“三通一规范”工程为抓手,统筹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村庄规划布局合理度、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和示范创建参与度。村外以高标农田建设为载体,整合农业、水利、交通等项目资源,统筹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和乡村建设多项重点工作,拓展农田承载功能,丰富乡村建设载体,绘就“村在田里、田在村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二)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以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旅融合发展、农村电商等为抓手,创新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以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为主攻方向,重点培育和建设农产品品牌,实现农产品品牌价值;发展农业生态功能,提升农业的环保价值,建设现代生态农业,提高三产融合层次;重视农业文化休闲功能,结合不同村庄的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发展农业观光、休闲农园、田园养老等旅游模式,提高农业产业资源附加值。积极拓展农业产业链条,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民创业园等,打造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新载体,发挥在农业生产、产业融合、改革示范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实现农业由单一种养向三产融合发展跨越。

(三)以“乡村 ”为重点,构建特色乡村发展新格局。

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布局,将乡村发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最新旅游景点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