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新乡 > 企业单位 > 正文

代驾收费:计时?计程?

发布日期:2016/7/25 17:44:48 浏览:1366

哪种更划算?根据需求不同,要仔细掂量新财经周刊Z1版~Z4版

新文化记者栾喜良

春节临近,现代城市生活让人们渐渐难觅“过年”的味道,但农村大集的“幸存”,赋予了大家想象的空间。

乐山大集,百年历史。

曾经,它是人们买卖货物、寻求交易的最佳平台。

但岁月更迭,它的模样已经变了。

在城市化进程中,乐山大集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什么样的商品在这里走俏或滞销?

本文试图通过部分商家的售卖实录,探寻这个东北小镇百年大集的“体温”。

实录1

卖盆农妇

开市1小时只卖了一个盆

曾每月都有上千元收入,今年压了1万元的货却不好出手

从长春开车25公里进入乐山镇,前行500米左转便是集。2月5日,农历腊月十七,乐山大集开集的日子。

粮食猪肉、“小笨鸡”、干调、五金、服装鞋帽……走进集市,各类商品映入眼帘。在集市西头,55岁的李秀英摆摊卖盆。长2米、宽1.3米的地摊上,不锈钢材料的大盆小盆堆得满满的,小的10元3个,大的10元一个。8时30分,本应该是集市交易最活跃的时间,但在她的摊位前人气没有变化。开市一个小时,李秀英只卖了1个盆。

“离年越来越近了,往年这时就开始上人了,今年人稀稀拉拉的。”她说。李秀英不是乐山镇人,家住在相距22公里外的永春镇镇郊。“没想到他们来得这么早,我连早饭都没敢吃,可还是来晚了。”李秀英说,没捞到好地儿,摊位已是大集的最外圈了,根据以往的售卖经验,没好地儿、人再少,估计这趟“砸”了。

在聊天中,新文化记者得知李秀英家只有4亩地儿,种的是苞米,一年下来收入不到3000元。这点钱放在消费较低的农村,也无法满足全年的生活开销,想点别的法子赚钱成了唯一的选择。

为了改变贫穷的现状,丈夫、儿子外出务工。“后来儿子打工攒了点儿钱,买了台面包车给人送五金商品,再后来有了路子能拿到便宜货,我就有了赶集的想法。”她说,就是在这个乐山大集,第一次卖了430元的货。从此以后,就做起卖不锈钢盆的买卖。

乐山大集,逢农历一、四、七开集。几年过去了,逢集必到的李秀英,每个月都能有1300元~1500元的纯收入。一个月前,想多赚点儿钱的她让儿子压了1万元的货,但不成想,到大集另一端买烟的儿子告诉她一个坏消息:“妈,这个大集新来两家卖盆的,除了不锈钢盆,人家还有塑料的,还有别的五金商品,多买还便宜,听说是从网上发过来的货。”看着儿子,李秀英极度惊讶,此后不再言语。又过了半个小时,她的摊前依旧冷清,不锈钢盆静静“躺着”,一个也没“少”。

实录2

卖袜夫妻

最好时一上午才卖198元

前后投了1.7万元,卖了半年投资零头还没赚回来

10时15分,乐山村的老张跟妻子又生气了,一个人来到了市场外的小饭店,花了8元要了一盘尖椒干豆腐,又花了5元让服务员接了二两散装高度白酒。20分钟后,老张付了账走出饭店。老张和妻子是这个集市上的新人,在这个集上,卖成人、儿童“裤头”、袜子、松紧带、雪花膏,干了不到半年。因为有亲戚在镇上住,货和货架就直接放在镇上亲戚家里。

上个星期,老张在亲戚家和妻子发了火,就是因为不赚钱。妻子始终认为,做生意靠熬,时间长了就好了。每当听到妻子这么说,老张就气不打一处来,“咋好啊,最好的时候一上午才卖198元,里面还有35元是侄女介绍拉着同学来买的。”

沿着西门的小道进入,老张路过人气不错的笨鸡、谷米、猪肉等摊位,接着又看到了卖鱼的、卖干辣椒的商家脸上得意的笑容。离自己摊位越来越近,看到摊床前只有妻子一人,情绪再次失控。

“什么蕾丝的、纯棉的、红的、黑的,有啥用?在集上卖这东西就是白扯,比你早的摊位有,比你大的摊位还有,一左一右,干这买卖的不下10家,能卖出去就见鬼了,整点吃喝的买卖肯定比这强。”老张说,当初商量干啥的时候,就提醒过妻子,现在还不听劝。

老张妻子比他大两岁,平时凡事都让着他,这次同样如此。听到老张发飙,她低下头摆弄货架上的“红裤头”。“也不怪人家说,逛大集的都奔着吃的喝的地方使劲,照理说,快过年了,红裤头、红袜子卖得应该好,可是到现在还没开张,今年农民收入还行,为啥就卖不动呢?”老张的妻子偷偷告诉新文化记者,做这个买卖,前前后后投入1.7万了,货是在长春黑水路上的,卖了半年了,投资的零头还没赚回来,能不急吗?看看年前啥样吧,如果再不走货,真不能干了。

就在妻子与记者交谈时,老张突然大声喊道:“买裤头送袜子,年前大甩卖了!”听到这一嗓子,愣住的不止有记者和他的妻子,还有邻摊同行和扭头“寻音”的路人。

实录3

卖鸡商贩

不守摊位一单竟能卖出16只鸡

跑到集市外,专找城里开豪车的推销

周百群妻子是乐山镇人,他的老家在营城子,他没有固定职业,收粮、卖瓜、卖煤,全都干过。每年过了元旦,他就“泡”在岳父家镇郊的平房内,没事时就开车下乡收鸡,有集时候去赶集,赶集时候不卖别的,只卖“小笨鸡”,因为这个市场上“小笨鸡”最抢手。

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和集市上多数赶集“卖笨鸡”的商家不同,周百群的鸡价格贵,整个集市上,别家“笨鸡”最高报价每斤16元,他却开出20元一斤的高价。另外,他不守摊,经常让邻近“卖笨鸡”的商贩帮忙照看,自己跑到集市外边,挎个土篮子带着“笨鸡”,找豪车、找城里人。

“各有各的打法,苦等肯定不行,好时候就这么几天,集是用来吸客的,但并不是说非得在这里赚钱。”周百群说,春节前乐山集上买“笨鸡”的大户,有一部分是镇里人,再就是从长春赶过来买“笨鸡”送礼的。

多年经验,让周百群摸透了市场。他把从乐山镇下辖的二道、兴中、晓光、长胜等村子里收的60多只“笨鸡”放在岳父家里继续喂养,每次赶集时只挑两只品相好的“笨鸡”拿到市场上去卖,如果有人要得多,直接开车带着买家回家挑。

“你看到这鸡没,小爪子,重量不超过5斤,拿鸡就是按照这个标准选的。”周百群说,今年“笨鸡”市场整体价格往下走了些,再加上乡下人都很熟,拿鸡的价格并不高,一斤9元,去年至少要一斤11元。

“正宗‘笨鸡’、小爪肉香、市场里找不到第二份,现场到家抓鸡……”靠着背好的“这套嗑”,他看见路边停了奔驰、宝马、奥迪的主就往上贴,主动推销“笨鸡”,成功率极高。“这么多豪车,上乐山就是买‘笨鸡’送礼,今天一个在长春干工程的大哥,就在我这里买了16只,全要活的,领回家现抓的,这趟能赚1000多块。”周百群告诉新文化记者,城里人注重健康,追求乡土味道,价格贵不是问题。当天的大集,周百群没有等到最后就走了。

实录4

卖梨大哥

一个多小时3000斤梨所剩无几

上个月利润就1万多块,据说身家不止百万

“冻秋梨多少钱一斤?”

“全都两块五,你要多少?给你个袋自己挑吧,倒不出手了;大家别挤啊,有的是。”一个皮肤略显黝黑的中年男子背靠货车,左手攥着钱,右手提着搓好的塑料袋,一边回答顾客的问询,一边瞅着脚底的果筐忙碌着。

中年男子左右两侧有一男一女两个帮手,男的是连桥,女的是媳妇。居中这名男子叫胡广亮,乐山镇人,今年39岁。为了当天的大集,他拉来了2000斤冻秋梨和1000斤暖梨。胡广亮说,和上一次开集相比,人没见多,但梨却卖得不错,一个多小时,3000斤冻秋梨和暖梨所剩无几。

让人不解的是卖梨的胡广亮,并不是这个市场唯一销售者,仅前后左右就有5家,而且价格一样。让人不解的是,与他火爆销售的场面相比,周边的商家只有眼巴巴瞅着的份,却少有开秤的。

为什么会这样?“我就是个卖水果的,干了10年,这里很多人都认识我,有的小孩还管我叫‘梨哥’,基本上都是回头客,经营秘籍其实也没啥,就是我的梨最甜,品种多。”胡广亮说,“有的人认为这个市场,赚钱不如以前了,其实我并没有这种感觉,上个月卖了6万,利润1万多块。”胡广亮透露,春节前还有三次集,收入还能高点。

“老胡,别唠了,赶紧过来,忙不过来了。”媳妇一声召唤,老胡就从买梨人缝隙中挤了进去。记者正遗憾和“梨哥”没唠够时,就听到旁边一个手拎冻秋梨的女子大声感慨:“光说人家发财,水果店开着,车养着,集赶着,真厉害。”“大姐,你了解他?”记者跟这位女子搭上话。“知道他,我在这个镇上住了20多年了。”该女子说。在说明来意后,这位叫赵颖慧的大姐和记者聊起了他的传奇。“我第一次看到他的时候,就是在这个乐山集上,那时候他就卖梨,只不过运输工具是‘倒骑驴’,不是现在的半截货车。”赵颖慧说,经常来赶集也了解了一些他的过去,“过去他没啥钱,可现在不一样了,老有经济实力了。”据她介绍,胡广亮现在镇里常年经营一家200多平方米的水果店,逢集也来。现在他家里有半截货车3台,“6.2米”货车一台。

“他不张扬,在这个镇上或者说至少在卖水果的里面,他的身家不说最高,也差不多了。算上家当,百万富翁应该都不止。”赵颖慧如是说。

集市印象

商业味浓了人情味没了

吴广修今年37岁,在乐山镇出生,现在在上海一家装修设计公司上班。因为工作原因,上次回家是5年前。今年,他怕过年时不好买票,就提前请了年假和探亲假回老家。

乐山镇镇里不大,吴广修刚回来时,找过同学,走了亲戚,平时就待在家里,哪儿也不想去,无聊的时候看看电视、玩玩手机。“老爸说,镇里有集,你去逛逛,换换空气。一听到有集,心里还是挺激动的。小时候没少逛,尤其是过年过节,吃的用的都在这里采购。”吴广修家离集市步行慢走也用不了20分钟,5日当天他早早就到了集市,几乎逛遍了每一个角落。

不知是在大城市待得太久,还是多年没有回家,吴广修对于眼下这个集市完全提不起兴趣。在他的印象中,乐山大集不仅是一个民俗味浓的集市,还是这个镇里的农民集会区。曾经这里有儿时的手工玩具、香喷喷的杀猪菜、铁锅炒的苞米豆,这里能买到很多与农村有关的产品。每到春节前,整个市场年味气氛浓郁。镇子周边的农民有开着拖拉机的、赶毛驴的、推手推车的,带着各类产品相聚集市,集市里各种声音交织,喇叭声、商家叫卖声、孩子们的笑声、熟人之间的打招呼声,别提多热闹了。

“现在跟小时候不一样了,全都变了,集市周边建筑多了,卖东西的也不再是一色的农户了,这个市场现在一多半的商品都是从城市里批发市场批的商品,人情味淡了,商业味浓了;商家多了,人却少了。”他如是说。在当天集市上,吴广修只花了2.5元买了一串烤毛蛋。为啥买这个?他笑着回答:“上中学那阵,这个只卖5毛钱,想尝尝还是不是一个味。”

集市未来

经营方向将现“两级”

乐山大集已经有百年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集市上商家所经营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未来会是怎样的场景?听听乐山大集现代发展“记录者”之一、乐山镇政府经贸办公室工作人员王景元的描述。

在乐山镇政府经贸办公室里,王景元向新文化记者介绍,互补购物已经成了新模式,城镇、农村的人进城购物,长春人进军集市,已经成了每年春节前乐山大集一个新现象。百年大集正在进入“新常态”时期,今后露天集市商家经营方向将出现“两级”:民俗与现代工艺叠加,传统商品与现代商品并行。既能够满足本地消费者购物需求,也能迎合市场需求。

“一些新工艺、高科技产品正在涌入集市,而一些有机农产品,诸如粗粮、禽肉正在被长春人抢购,这就是两级。”他说,寻求迎合新的生存空间,延续过去的原汁原味,这就是集市新生,集市业态形式变化也会给更多人带来商机和启迪。

新文化记者黄艳丽

单位地处繁华商业区,开车上班到了

[1] [2] [3]  下一页

最新企业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