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新乡 > 资讯杂谈 > 正文

田野走来“新乡贤”

发布日期:2016/6/5 3:47:38 浏览:424

正当早春赏梅时,神州处处暗香来。在新余市渝水区水北这片广袤的田野,走来了一群致富思源报效桑梓、富而思进回馈社会的“新乡贤”:

——熊水华兄弟4人捐资3600多万元,帮助本村村民新建联排别墅18栋;

——邹细保斥资378万元,为水北商会新建办公场所,将永久产权送给商会;

——在外的企业家共同捐资850余万元,建立了27个老年人“颐养之家”,把358名75岁以上留守老人供养起来……

近年来,水北商会搭建“党建 商会”平台,把本土民营企业家有效组织起来,引导他们有组织地参与新农村建设、农村居家养老、资助贫困户及大病救助、奖优助学、尊师重教等领域。一批本土民营企业家成为新时期为人称道的“新乡贤”。

“新乡贤”聚集党旗下,开辟党建新领域

水北镇自古就是有名的建筑之乡、商贾重镇。改革开放以来,水北镇外出务工经商人口逐渐增多,民营资本日益雄厚,全镇亿元资产以上的民营企业家有40多人。

这些从当地走出去的业家,经过多年打拼富裕起来之后,多数人都有回报家乡、服务社会的愿望。随着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民生保障改善等方面的建设任务十分繁重,资金严重不足。农村基层组织没能力全部承担,政府公共财力也不可能大包大揽。如何引导社会力量,特别是引导民营企业家参与农村社会治理和建设?水北镇成立商会党委开始破题。

2012年9月,水北成立了全省首家市直属乡镇商会,当年12月,水北镇在商会成立党委,下设5个行业和5个地域流动党员党支部。通过“党建 商会”模式,水北商会党委不仅带领水北企业家和商人抱团做生意,更为他们发挥企业家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参与社会治理和新农村建设,回报家乡、服务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平台。

以“凝聚乡亲,互通商情,共谋发展,报效桑梓”为办会宗旨,水北商会党委把企业家和商人聚集在党旗下,开辟了非公企业党建新领域,形成了积极参与农村社会治理和建设,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共同富裕的一支新生力量。

“新乡贤”抱团做公益,自愿捐资成新时尚

行走水北镇乡间,干净整洁的村口池塘、宽阔结实的水泥村道、漂亮气派的太阳能路灯随处可见。问及资金来源,多指向水北商会及其会员。

在水北商会有一种有趣的现象:会员生怕自己为家乡做公益少了、落后了,如果不加入商会便觉得“很没面子”。常务副会长钱小云把这种现象归纳为:不做好事不好意思,做点好事不够意思,多做好事才有意思。

2010年5月,水北镇熊坑村因遭遇水灾,全村老房子毁损严重。2013年,时任水北商会会长的熊水华和他的3名兄弟一起,共同捐资3600多万元,帮助熊坑村实现整村重建。共建设连体别墅18栋72套,每户农户只需出资3万元,五保户、困难户全部免费,使全村人住进了别墅,为新农村建设树立了新的标杆。

这一事件在当地反响强烈。水北商会党委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鼓励大家积极投身中,使得自愿捐资为家乡建设作贡献成为一种新时尚。

钱小云等企业家捐助1000多万元,高标准建设水北中学科技楼,重建钱圩小学和幼儿园,让家乡的孩子们有了和城里孩子一样的环境;

邹细保接任商会第二任会长后,个人出资378万元买下近千平方米办公场所,将其永久产权赠予商会,仅接任会长职位半年多,捐出的公益资金就超过600万元;

想到家乡高龄老人众多,做饭不便,商会会员共同捐资850多万元,在10个行政村建起27个“颐养之家”,为358名75岁以上留守老人免费提供一日三餐;

通往伍塘等3个村委的乡村公路长期破损,会员们纷纷慷慨解囊,捐资190万元,一条长达10公里的道路很快修好,解决了8600多村民的出行难问题;

为绿化美化新农村,会员们又捐资200多万元,免费为各村庄安装太阳能路灯600多套,方便了村民夜间出行……

如今,水北乡村道路旧了破了有人抢着修,村庄里的树木少了有人抢着栽,山塘水库整修有人抢着干。

“新乡贤”反哺家乡,其力量正不断凝聚。据统计,2012年以来,水北商会会员共捐资7000多万元,用于各类公益慈善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该镇10多人入围中国好人榜候选名单,熊氏四兄弟全部荣登中国好人榜。

“新乡贤”富而思进,带领乡亲共同富裕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商会党委副书记敖小海看来,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只有带领乡亲一起走上富裕道路,商会才发挥了真正的作用。

水北商会成立之初,党委号召广大会员构建“ 合作社(基地) 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吸纳贫困农户到龙头企业务工或入股分红,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如今,商会会员纷纷参与当地经济建设,争当精准扶贫的助推者。

商会理事李隆保在市级贫困村伍塘村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投资300多万元建立标准化规模产业基地,进行花卉苗木种植和水产养殖,辐射带动农户30多户,入社农户全年户均收入3万多元。

种粮大户敖小忠在省级贫困村新桥村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和稻谷烘干场,吸引村民投资入股,解决28人就业,全年人均增收3000余元。

水北镇境内资源丰富。为了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今年,商会计划投资近3000万元,新建一条长达10公里的旅游观光主干道,可带动11个行政村1.3万多名村民致富增收。

扶贫先扶智,富民还须富脑袋。近几年,水北商会捐资960多万元建设学校基础设施,捐资近200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今年3月又筹资100万元设立教育奖励基金,首批15名优秀中小学教师每人获得奖励2000元;水北籍优秀大、中学生,每人还可获得最高1万元的奖励。(江西日报记者徐国平邓爱勇)

《田野走来“新乡贤”》相关参考资料:
新乡贤、新乡学院、新乡 渔家乐、新乡 滩区、新乡 大堤、新乡 沁河、新乡 窑场、新乡 河务局、新乡 河道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