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新乡 > 资讯杂谈 > 正文

新乡民生工程之“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发布日期:2016/10/14 11:38:24 浏览:472

“过去村里的垃圾乱堆乱放,没人管理。现在好了,每天都有人打扫卫生,街边有垃圾桶,村民能够自觉把垃圾放到垃圾桶里,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变。”3月1日清晨,在新乡市凤泉区潞王坟乡五陵村的街道上,村民郭静一边扫着地一边向记者介绍。去年,五陵村持续开展的人居环境整治以及村民自发形成的时间银行义工管理机制,让环境与人口素质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让昔日遍地垃圾的村子焕然一新。干净整洁的街道,环境优美的村中广场,大红的灯笼,随处可见的宣传标语,让人仿佛置身于旅游景区一般。

同样有着喜人的变化还有辉县市冀屯镇宪录村。该村有村民4000多人,原来村里产生的生活垃圾无人管理,村里街道和田间地头经常堆满垃圾,谁看了都头疼。后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村里购买了垃圾桶和垃圾清运车,村民自觉清扫路面,按照规定堆放垃圾并及时处理。街边建起了花坛,村边一片多年的荒地被平整后建起了娱乐健身广场,现在的宪录村成为全镇的环境整治先进典型。村民苗海云高兴地说:“每天清早,村民都认真打扫自己家和门口的卫生,集中收集垃圾,每个街道都放有垃圾桶。村里的环境好了,我们的心情也好了,干什么都有劲儿。”

新乡市农村有这么大的变化,主要是全市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去年,新乡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决策部署,建立和完善了卫生保洁长效机制,规范农村村内环境、开展垃圾污水整治、推进示范村和达标村创建,充分发挥市、县、乡、村四级作用。截至目前,市、县、乡财政累计投入资金5.2亿元,建设配备垃圾收集设施3.5万处,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治理,92.2的村庄达到“三无一规范”要求,2036个村建立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占全市行政村的70,分别有302个示范村和414个达标村通过市级验收。

去年,全市所有村庄和乡村道路全面开展“三无一规范”和“一眼净”集中整治活动,重点抓好长效保洁机制建设。重点抓县、乡财政投入保障,村设施、人员配置,探索多种形式的长效保洁机制。目前,新乡县、辉县市、延津县、获嘉县、卫辉市、封丘县等6个县(市)建立保洁员制度,实现定岗位、定人员、定工资目标,针对不同的基础条件、发展要求,分类提出治理办法。这些县(市)将以社区、干线道路两侧村庄和旅游景区村庄以及移民新村作为重点,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率先打造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对于城中村、城郊村、产业集聚区附近的村庄,按照城市标准开展城乡一体化改造,已有28万人通过社区建设或者城中村改造实现城镇化。对于平原农区村庄,着力净化环境,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以制作墙体宣传画、宣传标语、建立固定宣传栏、评选文明村(文明户)为主要手段,以乡村、社区、街巷为主要宣传阵地,广泛宣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组织宣讲队,深入基层,走进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真实想法和基层面临的实际困难,面对面指导工作开展。通过持续不断宣传,积极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引导农民群众改变陈规陋习,增强环境意识、环保意识,逐步转化成“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美好愿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建设美丽乡村,通过去年的不懈努力,新乡市基本改变了农村环境脏、乱、差的被动落后局面。今年,新乡市将继续努力,提高全民文明卫生意识,力争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新乡日报记者陈荣霞)

《新乡民生工程之“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相关参考资料:
县乡村道路民生、新乡建设美丽乡村、新乡市民生物业管理、改善民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民生的措施、改善民生的意义、镇江 2017 民生改善、改善民生 心得体会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